4月8日,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2017年金牛基金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頒獎典禮”在 京舉行。在頒獎典禮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表示,在智能互聯趨勢下,企業應該關注四個方面的發展方向:第一個是產品從硬件為主轉變為軟硬并重;第二個趨勢是企業與用戶的關系從一次性交易轉變為長期服務;第三個趨勢就是大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第四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產業生態圈的競爭。
就產品從硬件為主轉變為軟硬并重這方面而言,將來的產品可能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物理部件,一部分是軟件和智能部件。智能部件不斷的升級,你的產品才可以不斷的升級。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將來的產品可能越來越具有軟件的功能。以前成本的曲線是一個“U”型曲線。未來如果要是智能化以后,將來產品可能就是向右傾斜的曲線。我們傳統的理論會顛覆。這個意味著強者很強,贏者通吃。對投資者來說最主要就是關注龍頭老大,每個行業龍頭老大他是賺錢的,其他的就不一定了。
企業與用戶的關系從一次性交易轉變為長期服務方面來看,未來用戶關心的是服務,而不是產品本身。對廠商而言,他會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對于投資者而言,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它的產品利用率,還要關注他的服務競爭力,他鎖定多少客戶,為客戶創造多少價值。
大數據成為企業核心資產方面,將來的企業他的研發實驗數據,生產過程的傳感器數據,供應鏈上合作伙伴數據,用戶使用過程當中產生的數據。這些數據結合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價值。有了這些數據之后,對企業而言原來很多的隱性知識顯性化,企業就可以減少對經驗員工的依賴,將來企業需要的是創造性,能夠利用這些數據的員工。這些變化我想對投資者而言,將來考慮我們要重新估算企業的價值。智能互聯時代,企業的價值可能不體現在它的機器廠房上面,而是體現在它的數據處理能力上面或者它的知識的積累和使用上面。
企業之間的競爭演變為產業生態圈的競爭方面,將來用戶購買產品關注是服務,除了廠家提供服務之外,還有很多增值服務,像我們手機一樣,我們不關注操作系統,我們關注的是上面的應用。這些應用合在一起構成產品競爭力。將來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整個生態圈的競爭。未來企業可以分為四類:零部件企業、整機企業、信息平臺企業、業務服務企業。可能不同類型企業在產品上和市場力量不一樣。現在是早期階段,有的行業里面可能會有一家是主導性的。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