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文簡稱“中物聯”)聯合京東物流發布了中國智慧物流2025“藍皮書”——《中國智慧物流2025應用展望》。藍皮書指出,2016年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技術服務的市場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慧物流服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
智慧物流的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AR/VR、區塊鏈等新技術驅動物流在模塊化、自動化、信息化等方向持續、快速變化,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我國的智慧物流應該說還處于近些年的起步階段,但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整個物流發展的新亮點,智慧物流正在成為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源泉。
智慧物流是以物流互聯網及大數據為基石,從智慧化的開放平臺、數字化運營、智能化技術作業三大層面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實現跨企業聯動。如果把智慧物流看作“人”,智慧化平臺就是“大腦”、數字化運營就是“中樞”、智能化作業就是“四肢”。“大腦”負責開放整合、共享協同,通過綜合市場關系、商業模式、技術創新等因素進行全局性的戰略規劃與決策,輸出行業解決方案,統籌協同各參與方;“中樞”負責串聯調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統和智能算法,連接、調度各參與方進行分工協作;“四肢”負責作業執行,依托互聯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設施設備,實現物流作業高效率、低成本。
京東自07年起就開始自建物流,發展到現在,其供應鏈物流體系包括倉配一體、冷鏈物流、大件物流、國際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京東的智慧物流體系從倉、配、最后一公里等維度樹立行業標桿。隨著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多樣化,今天我們從供應鏈體系梳理一下:
1倉
京東通過“分布式倉儲”,迅速在全國各地的若干個主要城市同時實現了“讓商品離買家最近”的目標。目前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63個大型倉庫,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
其實,京東倉儲作業已經在自動化層面發展多年,未來的智能化倉庫,機器人、AGV等設備是互聯互通的,并具有自主控制、自我學習和適應新規則的能力以及更高的柔性程度和穩定性。
2016年雙11前夕,京東正式向外界展示了由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負責此項目研發的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透露,京東“無人倉”是自主研發的定制化、系統化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掌握了核心智慧物流設備與人工智能算法,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未來的智能化倉庫,機器人、AGV等設備是互聯互通的,并具有自主控制、自我學習和適應新規則的能力以及更高的柔性程度和穩定性。
以存取和揀選環節為例:基于多層穿梭車技術的貨到人揀選已經實現,未來將會應用揀選效率更高的貨到機器人揀選方式,以及“取貨+揀選一體化”的機器人揀選方式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