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進博會還在進行中,但“計劃外”卻一直發生。已連續五年參展的全球酵母巨頭法國樂斯福,不斷被紛至沓來的專業觀眾和采購商“開腦洞”。去年,第四屆進博會,上海市企業服務云攜一眾企業來進博會,這批專業觀眾在“開眼界”之余,也向樂斯福主動提出,不妨考慮將中國產青稞這種健康食材引入烘焙。結果,在上海方撮合下,樂斯福與西藏青稞供應商以及下游食品企業上海來伊份簽約,共同開發出青稞面包,今年5月上市以來,始終在來伊份健康品類銷量榜中名列前茅。
但創新并未止步。今年,上海連鎖餐飲企業耶里夏麗又同樂斯福合作,將中國新疆的傳統主食“馕”與歐洲披薩結合,聯合創新“馕披薩”新品,并在本屆進博會樂斯福展臺上首發。
青稞面包與馕披薩,屬于樂斯福的“計劃外”。但進博會上,收獲意外驚喜的遠不止樂斯福。一家日本文具參展商,原只想向中國市場展示其產品與品牌。然而,多家專業采購商前來交流,細聊之下,竟都發現該文具品牌的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并幫助認真分析產品成本結構中不盡合理處。比如,為成本計,該文具品牌將部分加工環節放在東南亞,但并未考慮產業鏈協同、運輸成本及質量口碑影響,這是典型的沒有算大賬。專業采購商不僅“誨人不倦”,還給出優化供應鏈的實操指南,這省下的成本,相當于給日本文具品牌新增了利潤。另一重驚喜在于,這家文具品牌原本期待通過進博會平臺對接到中國線下實體商店和線上電商資源,但萬萬沒料到,還在展臺遇見共享辦公平臺。共享辦公平臺認為,高品質文具品牌與共享辦公人群高度契合,合作空間很大。參展商自是大喜過望,因為該共享辦公平臺的企業客戶有數萬家,那些從來不曾想到的銷售渠道,裹挾著巨大的增量市場,就這樣撲面而來了。
當然,參展商自己也并未局限于在展臺守株待兔。在技術裝備展區,首次參展的芯龍光電便主動出擊,抓緊每分每刻,創造與各類優質資源相遇碰撞的機會。副總裁魏民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研究與開發高精度綠色節能景觀照明系統及智慧城市技術服務,其產品在零下40攝氏度到零上70攝氏度環境下均有應用。“我們在進博會汽車展區與特斯拉、韓國現代等各大品牌交流時發現,車燈設計有著更嚴苛的標準,其中的人本因素、互聯網思維完全可以引入景觀和建筑照明中去。這種跨行業的啟迪,有望使我們自己的產品競爭力更上層樓。”
(孟雨涵 攝)美國霍尼韋爾一位參展商告訴記者,在進博會之前,霍尼韋爾參加的都是行業專業展會,所遇見的供應商、客戶,僅限于產業鏈上下游,幾乎不跨界。“直到遇見進博會,才發現這個集貨物貿易、技術貿易、服務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展會,自有其綜合的魅力,不同行業間都有合作的可能,共同把蛋糕做大。”展覽業從綜合邁向垂直細分,一度被業界公認為是展覽業走向成熟和專業化的重要標志。因此,自首屆進博會開始,關于大而全的進博會是否“逆潮流”而行的討論不時環繞。然而,經歷五屆進博,見證無數熱鬧的展臺、興奮的展商和滿載而歸的采購商之后,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已越來越清晰——進博會,這個開放、包容、多元的國際公共產品,給參與各方送來了腦力激蕩下的豐富場景,以及實實在在的跨界商機。
這,便是答案。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