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穿全網底價,何必東比西淘”、“天天有半價、熬夜惠”、“48小時終極瘋搶惠”……蟄伏了一個冬天的電子商務企業再次祭出價格戰大旗。無論是蘇寧易購、國美旗下的庫巴購物網,或者是京東、天貓等電商企業,都打出了低價競爭的招牌。
在資本力量急欲套現、急欲見成效的今天,擊敗現實中和潛在的對手從而實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成為一些電商企業的唯一目標。
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是有益于拉動國內消費并繁榮市場的,但是如果電商企業單純以價格戰為主要競爭手段,并將其作為一種常態,行為毫無節制,造成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中國部分行業和領域的經濟秩序受到擾亂,部分中小企業的生存與創新能力也由此遭到扼殺。
首先,從現在的競爭形態來看,電商企業的一些行為涉嫌濫用資本。資本是商業社會的生命線,是商業環境中“萬物”生長的源頭之水。但是,對資本的應用一旦失控,情勢就有如洪水猛獸。電商企業從供貨商那里得到產品,并通過買賣讓資金導入“蓄水池”,在這個池子里,有供貨商的保證金、供貨壓款,也有消費者賬號中的充值金和購買資金。通過互聯網這一新興的技術工具,一些電商企業成長迅速,從而在市場上吸納了大量的資金,加上監管力量很難趕上互聯網發展的節奏,從而使得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一旦這個“蓄水池”失控,后果將不可設想。
我們所看到的現實是,包括一些很知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內,現在不從管理上要效益,不從創新角度謀發展,盲目擴張,無節制使用資金杠桿工具,從而使自己處于資金鏈緊繃的危險狀態,如果短期內沒有新的融資手段,其產生的負面后果將波及千千萬萬的商品提供者以及廣大的消費者,并有可能對金融秩序產生重大影響。
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力量,電商企業有義務將資金與資金應用情況置于陽光之下,接受有關部門的有效監管,及時披露重大資金的構成與流向。對于一些電商企業刻意回避資金狀況,并以此為噱頭進行炒作的行為,監管機構有責任及時跟進。
此外,電子商務企業不合理的競爭行為,還能進一步影響線下具體產業的發展。比如,京東商城低價傾銷圖書,就曾引起幾十家出版社的不滿。部分電商企業寧愿虧損賣貨,實際上也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手段,其行為將會絞殺中小企業。在信息社會,互聯網很容易成為壟斷力量的幫兇。一些電子商務企業雖然尚處在利用風險投資的階段,但霸道行為已帶有了濃重的壟斷主義色彩,如果相關監管力量不能對其行為進行制止,最終將影響到整個商業生態圈的健康生長。
電商企業的惡性競爭,還將對中小企業的成長模式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部分電商企業從供貨商那里獲取的一般性利潤已經很難滿足其胃口。所以,像長時間壓款、最大限度壓榨供貨商的超常規做法在電商行業層出不窮。
同樣為了保利潤,供貨商自然會將這種壓力轉嫁到下一級,傳導給生產企業。由于銷售渠道更加多元化,大企業尚可以應對這種局面。而部分中小企業由于控制的資源有限,對電子商務的依賴性更強,面對無休止的壓榨,最終很可能面臨倒閉。正因為如此,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企業哪里還會有時間考慮創新發展的問題?哪里還有精力進行品牌建設?惡性競爭的結果,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中小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一顆種子,而當外界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時,種子最終會畸形生長,這將不利于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
對于降價,老百姓當然鼓掌歡迎。但是,部分電商企業以破壞市場規則為代價,追求超常發展,是因為內心對壟斷抱有企圖。從長遠來看,一旦壟斷現實形成,百姓的選擇空間將變小,議價能力將變弱。
理性的市場競爭有利于產業發展和消費者福利的增加,惡性的市場競爭則很可能走向反面。對于部分電商企業以低價為誘餌、蠻干霸道的行為,我們要保持清醒與警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