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2011年,我國鋼鐵流通規模在前幾年高速擴張的基礎上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鋼鐵流通業在持續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在近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表示。
首先,宏觀經濟增速趨緩,鋼鐵流通規模進入平緩增長時期。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7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2%;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分別同比增長9.7%、9.5%、9.1%、8.9%;2012年一季度增長8.5%左右。可以看出,GDP增速呈逐季趨緩跡象。2011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為45.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2%,是自2002年以來10年中增幅最低的。受宏觀經濟影響,鋼鐵流通規模近十年來高速增長的走勢趨于平緩,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總額為875億元,銷售利潤率只有2.4%,不但低于2010年的2.9%,也低于金融危機之后2009年的2.5%。2012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1%;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0%,環比下降0.3%。相比于工業企業,流通企業利潤率更低。2011年以來流通企業如果單純搞貿易,扣除稅費和財務費用后實際是虧損的,甚至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再次,終端需求發生變化,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服務競爭。我國鋼材產能過剩,產品供大于求,用戶需求日趨個性化、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價格優勢已經不能贏得市場競爭,提供高質量的配套服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最后,還存在大型企業強者恒強,傳統交易為主的中小企業生存艱難等其他方面的問題。
面對我國鋼鐵流通業出現的這些新變化,何黎明表示,這既是壓力,也是機遇。他指出了2012年及今后一段時間,鋼鐵流通業的主要發展任務。
要完善鋼鐵流通體系。建立與完善中國特色的鋼鐵流通體系,其重點是:建立與完善規范市場流通秩序、企業經營行為、工商關系的法規制度;健全鋼鐵流通行業管理體系、統計體系、市場監測體系與市場預警機制;完善標準體系;建立誠信體系。
同時,要創新鋼鐵流通模式。一是發展現代物流。鋼鐵流通業發展現代物流,關鍵在于運用現代物流理念,創新經營模式,實現貿易、物流、金融、信息一體化運作。二是延伸產業鏈。鋼鐵流通企業要以貿易為主,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掌控上游資源,穩定終端客戶,擴大營銷網絡,拓寬發展空間。三是提高服務水平。鋼鐵流通企業要通過增加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價值鏈、利潤鏈,實現從貿易商向服務商的根本轉變。
此外,還應構建新型工商關系,要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提升鋼材交易市場,培育大型流通企業。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我國粗鋼產量為6.83億噸,比上年增加5584萬噸,增長8.9%;生鐵和鋼材為6.3億噸和8.8億噸,同比分別增長8.4%和12.3%。我國鋼材市場供需差率一般在1個百分點以內,據此計算,2011年鋼材流通規模已超過8億噸,其銷量在大宗商品流通中位居前列。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