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企業供應鏈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
J汽車集團是一家年汽車生產能力20余萬輛、銷售額近200億元的大型汽車生產集團。然而近年來的快速擴張使集團供應鏈物流系統存在如下問題:
集中采購的范圍較小、供應商整合優化的力度不夠。導致了采購資源分散,不能形成規模優勢。各相關企業的采購管理能力參差不齊,采購作業中多頭對外,浪費了人力、物力,未能形成集團公司的整體采購優勢。
物流資源豐富、分散且相互獨立,難以發揮規模化、集成化的優勢。集團內各企業的倉儲資源豐富、且分散,配送資源相互獨立、不共享,物流配送的運作能力參差不齊,缺少現代化的大型配送中心,難以發揮物流配送規模化、集成化的優勢。
配送的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后。集團所屬的配送中心技術裝備落后,與國內其它汽車企業的配送中心相比,現代化程度、信息化程度較低,未來將制約生產系統的準時化運作。
信息管理的基礎化、標準化工作不完善。由于信息管理的基礎化、標準化工作不完善,目前的MRPⅡ系統運行效果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在集團公司沒有統一使用管理信息系統,信息化未在供應鏈物流系統中充分發揮作用。
信息的轉換及傳遞機制存在問題。在周計劃與日計劃差異性較大的市場環境下,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轉換及傳遞機制,使得配套產品品種差異較大的供應商及時交貨更加困難,同時也加大了供應商的庫存。人員素質較低,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現代化的配送中心,不是以往的倉庫,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員也不是倉庫保管員,而是掌握現代物流理論與方法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此,提高配送中心的人員素質和技術能力是一個急迫的現實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全球汽車生產能力過剩,安全、排放、節能法規日趨嚴格,產品開發成本、銷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使得J汽車集團重構供應鏈系統、形成集團新的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
J企業供應鏈物流系統重構的總體框架
J汽車集團供應鏈物流系統重構的總體框架為:一流、二網、四個平臺。
(一)一流
以訂單信息流為核心,集J汽車集團的顧客、產品、物料、外購、外協、自制、采購供應周期計劃、生產周期計劃、配送計劃、儲運計劃等產品—物流—計劃的信息為一體的信息流。
(二)二網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集團企業信息網、集團物流信息網。所謂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集團企業信息網就是指以Internet/Intranet技術及其所提供功能為環境構建的ERP,它向用戶提供網絡化企業管理業務信息。建立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中的ERP系統放在大服務器端防火墻的后面,通過Front Office和Self-service等模塊,用戶只要登錄到Internet,就可以通過瀏覽器進入到ERP系統。這樣整個的ERP系統就可以擴展到世界的各個地方,并且應用起來比較方便;同時,它還有支持移動計算,可以和掌上電腦進行信息的傳輸和修改等功能。
建立集團的物流信息網絡,依托集團基于Internet/Intranet ERP的企業信息網絡,利用先進的物流技術,包括自動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電子自動訂貨(EOS)技術、GPS技術、GIS技術、電子商務等,建立包括采購信息網、配送信息網、儲運信息網的一體化信息網絡。
(三)四個平臺
1.供應鏈物流標準化平臺的構成。標準化的業務流程、物流作業及作業時間。包括采購、生產配送和儲運三大供應鏈物流環節和業務流程;在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工作上,要充分考慮網絡信息技術環境下業務流程的特點,簡化、優化業務流程。要確定其各項作業的內容及作業時間的規定,使各項物流作業有規則可依,同時為進一步的優化作業活動提供一個可參照的基本標準。
標準化的物流設施、設備及器具。物流活動是在一定時空范圍內,通過一系列物流設施、設備的使用及物流器具的使用實現的。因此存儲的空間布置的標準化、搬運設備的功能要求及標準化,物流物品陳放的貨架、貨框、貨箱的標準化、通用化等,是標準化物流活動的硬件要求和基礎。
標準化的通信、信息及編碼。標準的通信協議、信息傳遞的機制,產品、零部件編碼,供應商、分銷商、客戶編碼,物品的貨架、貨框、貨箱等編碼。
2.構建準時化集中采購平臺。表現為:基礎數據。產品基礎數據包括產品編碼、物料主數據、BOM樹管理等。供應商基礎數據包括標準供應商代碼、聯系方式和地址、銀行賬號、付款條款、交貨條款、交貨期限、等級評估等有關內容。
信息網絡。企業必須借助于一定的信息傳遞網絡,信息網和物流信息網等信息網絡將有效解決信息傳遞問題。集團應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在集團內使用同一管理系統,實現集團內信息傳遞的電子化、實時化、精確化。
組織保證。集中采購的不足之一就是專業性強,要求有嚴密的組織,因而必須按照集中采購的要求進行組織設計。在這中間,集團公司的高層領導包括各相關公司高層領導的支持對集中采購的實現將起到有力的推動,而專業化的采購團隊建設和對采購人員進行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是組織有效運作、各種規劃得以順利文施的保證。此外,全面實現JIT采購也需要有與供應商有效溝通的完善機制。
3.構建集中準時化配送平臺。應主要解決好供應商關系、基礎數據、信息網絡、配送中心倉庫作業設備的現代化和領導支持五個方面的問題: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系。根據供應商評價結果,與各供應商建立各個層次上的合作關系和信任關系。基礎數據。包括物料基礎數據、倉庫庫位基礎數據和配送車輛基礎三方面的內容。信息網絡和配送信息系統。應加強企業信息網和物流信息網的建設,在集團實現集團內信息傳遞的電子化和實時化。配送中心倉庫作業設備的現代化。因為配送中心進行的是集中配送,而且配送中心要逐漸實現JIT配送,其對配送物料的大量儲存、大量運輸、大量處理就要求配送中心配備比較現代化的倉庫作業機械。領導支持。解決集中配送的關鍵在于公司高層領導的支持、配送團隊的建設和配送人員的培訓。
4.構建準時化儲運平臺。表現為:建立儲運信息系統,要實現儲運合理化,必須加強儲運信息流程的基礎建設工作,掌握經銷商的庫存情況,減少信息從經銷商傳遞到儲運部門時間,以便儲運部門統籌調度安排車輛進行產成品運輸。
組織重構。組織重構及相關部門的設置是實現準時化儲運平臺功能的基礎。集團可以設置隸屬于集團公司的物流公司儲運部門和車輛調度中心。整合集團的分散資源,對集團的運輸車輛進行統籌調度安排,實現集中儲運的功能。
周轉庫庫位規劃。實現集團內產成品庫的資源整合,在充分掌握集團內各公司庫存的基礎上,采用聯合儲存的模式;合理進行庫位規劃,優化出入庫流程,利用有限庫存資源,保證提貨流程的順暢性;運用數據庫管理庫存產成品的詳細資料并及時進行更新。
標準裝車及配車規范。為了充分利用車輛的裝載能力,降低運輸成本,集團應合理制定出各種產成品的配車標準;針對不同的產成品采用合理的裝卸設備,制定科學合理的裝卸車流程對于縮短運輸周期是大自益處的;合理安排運輸車輛,利用規模經濟效益原理,盡量降低運輸成本。儲運成本的分析。選擇物流系統時,應考慮所規劃的各個不同系統的總成本,然后從中選出總分配成本最低的系統。
J企業供應鏈物流系統重構
以訂單信息流為主線,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將以前“以產品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將以前的那種對立的市場競爭轉變為通過合作競爭,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以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集團企業信息網、集團物流信息網為支撐,不僅為系統資源在整條供應鏈卜進行配置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供應鏈系統的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以標準化平臺為基礎,不僅將各種硬件標準化,還將許多軟件也進行了標準化,甚至包括各項作業的標準化,真正實現了集團供應鏈中各個企業之間的無縫連接。以準時化采購平臺、準時化配送平臺、準時化儲運平臺為內容的集團集成供應鏈物流系統,使供應鏈中物流系統的專業化程度不斷加深,即使出現有企業加入供應鏈,或者有企業從供應鏈中剝離出來等情況,也不會使集團供應鏈運轉不暢,效率下降,這體現了該系統具有良好的自我組織作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