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集團作為首家數字物流園區示范單位,目前已經搭建起園區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并實現了園區平臺與省公共物流平臺的對接,并且依托合作單位在軟件行業的經驗打造了很多適用的業務系統及管理系統,為蓋世內強外擴的業務戰略和蓋世成就客戶的服務宗旨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化建設可以促使物流成本減少。實施信息化后,可自覺運用智能規劃理論和方法,實現物流管理和決策作業與活動的最優化、智能化,可以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二)信息化促使物流流程重組。借助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成果,梳理、優化、重組物流業務流程,使物流系統再升華,物流運作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現代化,使物流時間、空間范圍更加擴展。
(三)信息化促進物流的標準化。以信息化建設為契機,實現業務流程標準化,信息流標準化以及文件格式的標準化。
(四)信息化促使園區提高競爭力。通過信息化建設,注重資源整合,提高物流整體的運作效率,提高園區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達到對市場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服務。
5、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體會、經驗與教訓,有何推廣意義;
在蓋世集團信息化的實施過程中,蓋世集團積極與園區各業戶、眾多物流企業以及省內外很多大型園區、物流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調研與走訪,目的是能夠結合實際需求開發出更加適用的平臺及系統。通過調研也發現,集團內物流企業信息化基礎比較薄弱,物流信息化意識逐漸萌生,為項目的推動實施帶來很大的機遇與挑戰。同時,資源整合難以協調等實際問題也逐漸顯現,項目構建復雜度逐步增加,對此,蓋世積極應對,不斷克服出現的困難。首先,通過調研工作的結合,不斷修正建設思路與建設內容,積極與行業主管領導部門進行反復論證;再者,積極協調各方資源,達到信息資源的聚集效應;其次,不斷深化平臺應用進行服務體系的深化與完善;積極推動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以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強與改善物流園區及園區內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延伸推進物流信息技術的研發等。
在扎實做好項目的建設規劃及建設實施的同時,要注重物流領域誠信體系的打造,為物流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秩序。總之,數字物流園區的前景是光明的,能夠基于項目為集團及集團客戶提供有效支撐是蓋世追求的目標,而且項目的功能應用、運營模式等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多方面的人才進行積極參與探索,結合社會實際需求不斷改進,才能在提高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發揮最大的作用。
6、本系統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以及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目前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的已有信息化多集中于集團的內部辦公管理和園區硬件環境建設,而園區業務運作層和園區管理決策層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設呈倒三角型形態。為了避免頭重腳輕的系統建設帶來的問題,蓋世物流集團下一步應該對位于最底層的業務信息系統建設加大力度,同時加強各操作層之間的銜接,減少信息共享的延遲和系統復雜度。另外,在集團層面也需要加強集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體現整個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價值。
結合蓋世集團物流數字園區建設的經驗,對蓋世物流數字化園區下一步建設提出以下幾點設想:
(一)整合更多對物流企業有用的政府部門信息,為物流園區等提供政務信息共享服務,引導物流產業的發展。
蓋世物流數字化園區以其跨行業、跨地域、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多方參與、系統擴展性強、開放性好等特點對現代物流的發展構成了有利支撐。需要進一步整合交通廳、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海關、銀行等政府及監管部門的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于物流企業、物流園區等,達到物流行業信息資源的高度集約化,從而引導物流產業健康發展。
(二)擴大物流園區的信息整合范圍,把信息整合面擴大到更多物流園區,支撐整個平臺的信息需求。
一方面物流信息平臺實現了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平臺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若干家物流企業連接在一起,遠程進行業內信息發布和業務數據傳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對于不具備全面開展信息化的中小企業而言,通過會員注冊即可加入物流信息平臺,低成本地開展網上業務,共享物流業內信息,拓寬業務范圍。另一方面,物流園區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可以促進物流成本的減少,促進物流流程的重組,促進物流的標準化并且可以促進物流園區提高競爭力。
(三)完善平臺的功能體系和服務體系。
建立綜合誠信評價體系(三證查驗等)
企業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綜合誠信評價體系的終極目標就是根據行業管理信譽考核、違章記錄等對平臺會員進行綜合的信譽考核,同時能夠更有效地、有針對性的對平臺會員實施分類監管,保證會員之間交易的誠信度,杜絕騙貨事件的發生,逐步形成平臺物流從業人員的信譽保障體系,打造一個誠信、安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綜合誠信評價體系主要包含:企業信用基礎信息采集、信用考核指標設置、信用考核模型設置、誠信等級評定、企業信用分類監管、企業信用公示、驗證服務等功能。
其中三證查驗主要包括企業身份驗證、車輛信息驗證、駕駛員信息驗證等。實現會員對企業身份、車輛信息、駕駛員信息的查詢辨別等。
(四)提供企業信息化SaaS服務(運輸、倉儲、客戶等物流應用服務提供)
企業信息化SaaS服務主要提供軟件下載服務和應用托管服務。
軟件下載服務的建設主要針對不同類型和特點的物流業務開發的各種物流標準業務信息系統通用軟件,如運輸、倉儲、客戶等物流應用服務,供企業免費下載使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應用托管業務主要是在園區信息平臺上,統一建設一些符合中小企業業務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統,如運輸、倉儲、客戶等物流應用服務,以應用系統托管的模式向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服務,既可免去中小企業的建設成本,又能有效增強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和現代化水平,提高平臺的適應性。
(五)提供平臺增值服務(貨物配載、跟蹤等)
平臺增值服務主要是考慮為數字園區信息平臺的服務對象提供諸如貨物配載、貨物或車輛跟蹤等增值服務。
貨物配載主要是車主/貨主輸入想要查看的貨源/車源條件,由系統過濾信息并展示給車主/貨主信息,提高信息的準確率。
隨著通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GPS/GIS技術的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可以利用GPS/GIS技術,通過局域網或互聯網實時跟蹤貨物及運輸車輛的狀況,從而為物流企業的高效率管理及高質量的服務提供技術支持。信息平臺為物流企業提供貨物跟蹤支持功能,各物流企業只需購買GPS車載單元即可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物流狀態跟蹤服務。
(六)客戶交互服務(短信平臺、呼叫中心、WAP門戶等)
客戶交互服務主要是提高平臺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而開設的,主要包括短信平臺、呼叫中心以及WAP門戶等功能。
短信平臺主要提供SMS服務,使客戶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發布物流信息、查詢貨物運輸動態信息、相關業務的進度信息等,從而建立一個實用高效的客戶服務平臺。
呼叫中心可受理電話、電話留言、網上電話、網頁互動、Email、傳真、短消息、WAP等多種媒體接入,企業可利用呼叫中心平臺,在原有的基礎上搭建分布式多媒體統一的呼叫中心。
WAP門戶為手機用戶提供的通過手機終端訪問互聯網的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訪問物流數字園區信息平臺WAP門戶提供的相關內容,對其進行瀏覽、訂購、下載等。
(七)應急物流
應急物流是指為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軍事沖突等突發事件而對物資、人員、資金的需求進行緊急保障的一種特殊物流活動。內容包括應急物流組織機制的構建、應急技術的研發、應急物流專業人員的管理、應急所需資金與物資的籌措、應急物資的儲存與管理、應急物流中心的構建、應急物資的運輸與配送等。
(八)決策支持系統
蓋世物流數字化園區建立后,匯集了各方面的業務資源及數據,如何通過平臺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信息,為決策者們提供支持,為集團的物流信息化及物流業務發展提供依據,就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決策支持系統,該系統可對各物流業務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針對性,不僅對目前已有的業務提供決策分析,也能對未來業務發展提供擴展。
蓋世集團通過物流數字化園區建設,顯著搞高了集團物流信息化水平,增加園區日常工作效率。根據園區數字化建設經驗,蓋世集團對物流信息化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組織與協調
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調一致,堅持先規劃后發展的原則,積極推進本部門、本地區、本單位的物流信息化建設。各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牽頭協調各相關政府部門,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以物流信息化發展規劃為依據,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產業政策。各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園區、專業市場等要確定物流信息化改造重點環節,做出相互協調的發展安排,確保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用得上、推得開、見效快,促進經濟與社會效益共同增長。
(二)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
各級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支持物流信息化發展,引導鼓勵企業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加大政府對信息化的引導性投入,加強對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物流信息化工程項目的支持。科技三項經費、國債貼息項目、信息產業專項等要向物流信息技術改造項目傾斜,多渠道、多形式地爭取國家關鍵項目的扶持資金。同時,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廣泛吸收社會資本,發展多元投資主體,多渠道增加對物流信息化的投入。
(三)推進物流信息化服務外包
鼓勵中小物流企業采取信息化服務外包、租賃使用等模式,由專業的服務商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原先由企業內部承擔的工作,從而使企業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市場應變能力、以及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支持大型物流企業的信息部門成為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為本企業和同行業企業提供物流信息化支持和服務,推動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整體提高。
(四)加強典型示范工程的建設
針對省物流信息化規劃的要求,在物流信息化領域樹立起一批應用典型,優選解決方案總結經驗做法加以推廣,采取現場會的形式向同行業進行推廣與宣傳。各地方政府也要選擇若干信息技術應用較好的物流企業作為示范,總結經驗,掌握規律,帶動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整體提高。
(五)強化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
加強高校培養物流信息化人才力度,強化現代物流學科建設,完善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養體系,培養更多高質量的物流信息化人才。拓寬教育培訓渠道,鼓勵行業協會、物流企業開展多方面、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結合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對外交流,著力培養既掌握物流知識又通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物流企業對信息化人才的需要。
(六)發揮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
積極推動行業協會的發展,充分發揮物流協會、電子商務協會、物流信息技術研究機構、信息化培訓機構等社團組織和中介機構的作用,面向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行業規范,交流行業發展信息,溝通和聯系行業內企業,做好物流信息化的有關咨詢、培訓和服務等工作。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