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訂單流程揭秘:探訪天貓超市倉庫
來源: 廣州日報
| 2014-03-21 15:06
在天貓商超倉庫里,8歲孩子的媽媽肖敏是這里的
分揀高手。口香糖、飲料、豆腐干、牙刷、紙巾、方便面等商品,由她以驚人的速度,紛紛放入大小不同的包裝箱中。
記者來到位于廣州蘿崗的天貓商超倉庫 跟蹤一份普通訂單的“前世今生”
在電商網站上按下“提交訂單”,已經是很多“剁手黨”(資深網購者)的“規定動作”。但是這個簡單動作到商品上門之間,到底要經過怎樣的復雜流程?每天網購的貨品流通量如此驚人,電商的流程設計要如何才能有條不紊?本報記者前往天貓的商超倉庫,一探究竟。
輕點鼠標,就可訂購到中意商品;隨后,快遞員就送貨上門,網購已經成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張訂單如何變成商品,卻并不被為數甚眾的網購族所知。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廣州蘿崗的廣東心怡科技物流公司的天貓商超倉庫,跟蹤了一份普通訂單的“前世今生”:經過訂單處理、投單、分揀、包裝復核、配送等各個步驟,整個過程雖然復雜,卻有條不紊。
其實,看似輕松的網購程序,背后一點也不簡單,不但要高科技支撐,還要有操作員驚人的專注度以及體力上辛苦的付出。
投單系統:包裝箱經系統自動測算大小規格
在廣東心怡科技物流公司的天貓商超倉庫里(即其華南配送中心),其中有一個7000多平方米的庫房,里面有紙巾、尿不濕、方便面、大米等1.5萬種生活用品,人一進去就會“淹沒”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之海中。
3月17日10時,住在廣州的陳海濤(化名)敲下“提交訂單”鍵,幾乎同時,在天貓商超倉庫里,訂單也實時顯示在倉庫作業管理軟件系統上,大約一兩秒,打印機就已經將陳海濤的訂單“吐”了出來。
那張訂單并沒有立即隨機送到在一旁的工作人員手中。因為管理系統正以陳海濤的訂單為對照,自動挑選類似的訂單來優化組合,然后才會進入分揀等后續流程。
“如果有12個訂單都訂的是差不多的產品,我們研發的管理系統就會自動將其優化成一張合并裝箱單上,行話叫‘分區分割、擇優組合、切單合單’!”廣東心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邢瑋介紹。
沒想到一件快遞背后還有這么高科技的事!邢瑋似乎看出了記者的驚訝,“不僅僅是這個,打包紙箱也是經過精心測算的。”邢瑋繼續興致勃勃地介紹。1.5萬種產品,其實只需要六種不同規格的打包箱應對。只要消費者的訂單一生成,管理系統就會自動測算商品的體積和匹配度,需要何種包裝箱的指令,會直接體現在送貨單上。
聽上去似乎挺復雜,但系統完成這一切只不過十幾秒而已。頂多半分鐘后,經過“切單合單”的送訂單就會傳到倉庫另一側的高速打印機。與陳海濤訂單一起的,還有來自佛山、茂名、揭陽等地的11份訂單,所購物品和陳海濤差不多。
記者看到,兩位投單員分秒不停地將每份訂單貼在不同的打包箱上。到底用三號箱還是六號箱,送貨單上都有規定。打包箱有專人傳送,一切井然有序,緊鑼密鼓,工作人員眼腦手并用,速度快得讓人大氣都不敢出。“這里每天常規發貨是上萬單,大約每人每天要貼3000多張單,除去休息時間,不到10秒左右就要貼好一張單!”邢瑋介紹說。
貨品倉庫:智能算法將過萬種商品優化放置
剛一進入
貨架區域,記者就深感“找不到北”了。記者緩過神來細細觀察,大大的
貨架上,各種貨物竟然不是按品種分類來擺放的。比如方便面旁邊擺著紙巾,而餅干則在很遠的一個角落。這么“亂七八糟”,分揀員怎么找呀?記者有點迷惑。
“這叫看似無序,實則有序!”邢瑋解釋說,這種碼放貨物的方式,完全是依托于他們公司研發的WMS倉庫作業管理軟件系統。系統通過群智能算法,將整個倉庫“切割”成無數個虛擬方格子,將各種商品按銷量數據擺放進不同“格子”里。最暢銷的貨品會被分配到最靠近通道的“格子”中,分揀員就能在最短時間、最短路程拿到貨,從而提高配單的速度,而不怎么暢銷的貨品則會被“發配”至邊遠地區。
“食用油和卷筒紙這些商品是放在打包機旁邊的,因為這兩樣東西銷量最好,但重量重,體積大,如果放在分揀員開始揀貨的
貨架上,不但占用行李車空間,而且浪費體力,無形中就降低了效率!”邢瑋解釋說。“這種商品擺法,專業術語稱作倉庫規劃,動態排線和路徑優化!”
分揀貨物:揀貨路線的每一步都經精確規定
在這個7000多平方米的倉庫里,有起碼1.5萬種商品。每一個分揀員要在16分鐘內準確無誤揀完12張訂單總計116件商品。分揀員每一步跨在哪,都需要經過計算機推算確定,可謂精細到了骨子里。
不管訂單貨多還是貨少,這里的分揀員平均揀完一個訂單僅需要三分鐘左右。分揀員就是在物流類配送中心依據顧客的訂單要求或配送計劃,迅速準確地將商品從其儲位或其他區位揀取出來,看似簡單,其實很不簡單。
肖敏是天貓商超倉庫分揀部一名普通的分揀員,一位8歲孩子的媽媽,外表有點文弱的她是這里的分揀高手。記者跟著她,見證了一個訂單從電腦變成實實在在可送貨商品的全過程。
每次揀貨,肖敏要同時完成9~12個訂單。在倉庫的一角,肖敏拉著一輛特制的推車,打包的紙箱已經整齊地放在車上,她手里拿著是合并裝箱單,整裝待發。 10時03分,手推車一動,肖敏立即進入高度專注狀態。“1H021、1K011、2A151……”,肖敏口中念著一連串的代碼,同時把各色商品飛速地放入各個不同的包裝箱中。
分揀員揀貨時,都一一按照精心測算出的S形固定路線分揀貨物。他們的每一步都經過計算機推算,不會有回頭路。肖敏動作很快,她只要看一眼裝箱單,貨品一瞬就會被裝好到紙箱里,從不拿錯。對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分揀術”,肖敏很謙虛:“也沒什么特別,專注就能做好的!”
記者留意到,當她到達流程最后的11區,僅用時16分鐘。記者留意到她手中的合并裝單,有密密麻麻的三頁紙,包括陳海濤訂購的紙巾、洗衣粉、酸奶飲料,總計116種商品。
“平均每單用時不超過兩分鐘,當然她是這里的揀貨冠軍,但普通的分揀員平均每單用時也只要3~4分鐘。”邢瑋說。
接著,商品還需要按單驗貨、封箱、裝車等流程,陳海濤訂購的紙巾、洗衣粉等,從電腦下單,再從倉庫送上快遞轉運車,時間沒有超過半個小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陳海濤下午就可以拿到所訂的貨品了。
記者感嘆,原來這就是網購時代無數貨品流通中,每張看似平凡的訂單的來龍去脈,不簡單。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