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產業規劃
1. 產業規劃的概念
產業規劃是指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學計劃。
產業規劃就是對產業發展布局,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整體布置和規劃;產業結構就是指三大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指的是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筑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
2. 產業規劃的分類
區域產業規劃。在明確區域整體戰略基礎上,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布局進行整體布局和規劃,同時注重協調好土地開發、生態保護、民生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關系。
專項產業規劃。在明確區域產業規劃的前提下,為主導產業、跟隨產業和支撐產業的發展進行詳細規劃,厘清產業的發展次序,解決產業聚集的關鍵問題,形成產業集群所必須的產業生態圈。
產業物流園區規劃。在明確區域產業規劃的前提下,為主導產業、跟隨產業和支撐產業的發展規劃若干專業的產業物流園區。
產業規劃的內容。產業規劃主要包括現狀分析、發展戰略、產業定位與布局、重點建設項目、政策體系等內容。
3. 物流產業的概念
物流作為一個產業已經毋庸置疑,那么物流產業的概念如何界定呢。我們知道,物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是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產業是指以物流活動或各種物流支援活動為經營內容的營利性事業。物流產業不等同于物流活動或是物流業務。物流產業是專業化與社會化的物流活動或物流業務,物流產業的事業內容是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有關物流或者各種物流支援活動的交易活動,而不是組織內部的物流活動或物流業務。例如,不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動或物流業務,但是這些物流活動或物流業務本身不是物流產業,只有將這些物流活動或物流業務獨立化、社會化為一種經營業務,才能稱其為物流產業。
物流企業是以物流活動或物流支援活動為事業內容的經營個體,也是物流產業的主體,而物流產業是物流企業的集合,即一組物流企業群;物流企業是微觀概念,物流產業是宏觀概念。
從經濟觀察的角度來看,物流產業是物流資源產業化而形成的一種復合型或聚合型產業。物流資源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臺等。運輸又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種資源。這些資源產業化就形成了運輸業、倉儲業、裝卸業、包裝業、加工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等。這些物流資源也分散在多個領域,包括制造業、農業、流通業等等。把產業化的物流資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服務業,即物流服務業。它是一種復合型產業,也可以叫聚合型產業,因為所有產業的物流資源不是簡單的壘加,而是一種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從國家產業政策的定位來看,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屬于服務業的范疇,但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02)中卻沒有自己的獨立編碼。不過這并不妨礙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地位和發展,因為其核心產業即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剔除了與旅客運輸等相關的中類和小類后其產業邊界還是比較明確的。雖然目前有關物流業邊界的爭論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現有部門利益之爭,但我們必須承認,物流業在總體上仍然是一個處于發展中的經濟學和管理學范疇。
從國家行業分類標準來看,目前的行業分類是按照經濟活動同質性原則即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種類來區分的。照此辦理,物流業當然是由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共同構成的,因此,問題在于如何界定物流服務。
4. 物流產業規劃
①物流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采購,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環節;市場參與主體既有專注于單一環節的,也有同時經營多個環節。運輸與倉儲是物流的基礎環節,運輸完成了物品空間上的轉移,倉儲完成物品時間上的轉移。配送環節通常還包括分揀、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
圖10-1 物流產業鏈分解
②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5. 物流產業規劃的必要性和意義
物流業是順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運用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對分散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進行有機整合和一體化運作而形成的新興產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業已成為衡量一國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促進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物流產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國家層面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物流產業規劃。《規劃》已正式印發,主要內容已對社會公布。
(未完待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