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總部位于北京朝陽區,這里是小米手機以及一系列智能硬件技術的研發中心。每年雷軍都要從這里出發,帶著團隊夜以繼日開發智能解決方案,與各地方的供應商商談,將這些想法落實成一件件小米產品。
小米總部位于北京朝陽區,這里是小米手機以及一系列智能硬件技術的研發中心。
每年雷軍都要從這里出發,帶著團隊夜以繼日開發智能解決方案,與各地方的供應商商談,將這些想法落實成一件件小米產品。
此外,雷軍對于供應商也十分重視,為了維持與供應商的關系,從2014年開始每年召開供應商大會。供應商與品牌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構筑起小米手機的每個生產環節。
從產品定價、談供應商到確定供應量,每一環都彰顯著雷軍營銷的藝術,而對于供應鏈的管理,業內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供應商認為小米量大壓價,競爭對手批判小米供應鏈靠的是營銷的技巧。
小米的供應鏈(見下圖)到底有什么優勢?又有哪些隱患?
3月25日,小米科技攜全球幾百位主要合作伙伴,召開了第二屆供應商大會。當晚小米創始人兼CEO雷軍在微博中總結稱:
?。保∶资謾C是小米和供應商一起做的產品,成績是大家共同的成績,謝謝大家。
2.高度重視品質管控,一定要讓小米成為質量最好的手機。
3.小米今年發貨目標是8000萬臺到一億臺,希望大家確保完成生產任務,讓用戶更容易買到手機。
從2011年30萬臺、2012年719萬臺、2013年1870萬臺到去年6500萬臺的銷量,小米的快速崛起與它身后日益龐大的供應商隊伍密不可分。
在供應鏈模式上,小米采用饑餓營銷、縮短供應鏈的方式,依靠專業的代工廠為其代工,減少中間代理商和流轉環節,直接對接生產商與用戶。
易觀智庫分析師朱大林認為,“與傳統廠商相比,小米的這種互聯網模式帶有極強的掠奪性。生產上,它不能達到供求平衡的水平,但這也正是它的銷售策略,饑餓營銷的手段。不過隨著小米手機的銷量增加,成本曲線會逐漸向下傾斜,產品生命周期越長,累積利潤也越多?!?
事實上,小米內部有一套較為完善的供需生產流程:雷軍、林斌、黎萬強和周光平每周都會開一個小型生產會,根據當周銷售額、預約購買數等確定三個月之后的訂單量,而這個生產計劃馬上就會交由50人的管理團隊去進行跟進管理。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工負責:黎萬強負責小米網電商和倉庫,周光平負責供應鏈管理,林斌負責采購核心元器件,雷軍則負責統一協調。
如果說蘋果憑借自身IOS系統圈起一個完整的生態鏈,那么小米則是依靠饑餓營銷的互聯網思維,以資金為紐帶,在取得規模效應后綁定大批硬件供應商,進而形成成本優勢狙擊其它競爭對手。
從小米供應鏈的布局上來看,分散供應商,向內地轉移的趨勢已經顯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與小米結盟的國內供應商有上百家之多,其中上市的公司達到了12家,為小米提供不同的芯片、結構件等手機零配件。
目前小米的整體供應鏈中心以臺灣和中國大陸為主,其中小米臺灣系供應商主要有負責組裝的代工廠富士康和英業達,手機芯片制造商聯發科,提供面板的友達,開發驅動IC方案的聯詠、相機鏡頭廠大立光等。
蘋果一直是小米學習與趕超的對象,整個小米供應鏈生態體系是對蘋果的借鑒與吸取。
小米目前使用的芯片制造商同時也兼備蘋果、三星等大牌手機芯片生產。而與高通建立合作關系之時,小米還只是個不具備知名度的中國品牌。當時高通在芯片研制方面已經處于領先地位,并且為蘋果主要的芯片代工商。在很長一段時間,小米一直是高通最新芯片的首發平臺,小米與高通關系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小米1和2都是采用高通的處理器。
這種關系止于小米3的出現。此時,另一家芯片制造廠商出現在小米視野里,英偉達芯片在圖片處理技術上擁有更為領先的技術,同時,與其合作也能與高通互聯制衡,避免“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的風險。英偉達的存在,給了小米更多的戰略回旋空間,使得其可以在和高通的談判中更有底氣。
然而,這并沒有完全為小米規避風險。2014年,高通受到中國“反壟斷”制裁,而英偉達決定退出手機市場無疑對小米是沉痛一擊。
雷軍苦心營造的制衡關系隨著英偉達的退出而被打破。目前在市場上,除了英偉達的Tegra,在性能上可以和高通相抗衡的主流廠商幾乎不存在。
小米芯片很大程度上要依仗高通,而在壟斷制裁下高通制定了“不捆綁、不強制交叉授權”的措施使得小米必須為芯片的專利費用多支付成本。這無疑削弱了小米的性價比優勢,也抬高了之后專利授權的門檻。芯片無疑是小米擴張路上繞不開的障礙。
國內品牌只有華為有自己的芯片部門,且擁有自主設計的基帶模塊;小米、聯想、中興、酷派、魅族等廠商都要完全依賴第三方供應商。
小米要成為第一之前先要超越這些品牌,提供有小米基因的芯片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而之前也有消息指出小米正在籌劃自主芯片的研發。雖然如此,小米相關負責人卻表示:“芯片研發這塊目前沒有可以披露的信息”,自主研發芯片已經不可避免地成了小米通往高端品牌必經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與小米達成合作的A股上市公司達到9家之多,其中深圳公司占了絕大多數。華南地區可以說是小米手機的生產中心。小米往往一樣的產品會分給許多不同的工廠完成,以此相互牽制。
據了解,小米旗下代工廠達到上百家之多,而據這些上市公司公布年報看來,小米并未成為任何一家公司的前五客戶。一位小米電池代工廠內部人士透露:“小米只能算是我們的前8客戶?!?
與此同時,小米手機產量不斷增加,智能硬件的開發也加大了小米的產出,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證小米手機高性價比的特點,小米對于價格的掌控也引發了一些供應商的不滿。
盡管如此,小米為供應商帶來的利潤還是將這些廠家綁定在小米旁邊。在這個利益鏈條中,無法評斷誰或誰獲利最大。小米通過整合產業鏈達到效率最大化的同時也增加了對于整個手機產業的控制。而供應商們通過小米既提高名氣也提升利潤凈值。
“對基礎的零配件商,他們談收益肯定是講訂單,小米的出貨量比較大,能夠帶旺一批零部件企業,而主要供應鏈在深圳,因此深圳供應商應該是主要受益者?!卑绞紫治鰩煆堃阏f道。
對于小米供應鏈,嗅君也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言論,比如一位微博賬號為“曾韜2012”的用戶自稱曾經受邀參加過小米代工廠,他在微博中如是評論小米的供應鏈品控:
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是品質管理,我之前應邀參觀過小米的代工廠南京英華達,但我沒有看到任何小米參與品管工作的跡象。錘子也吃過這個虧,同樣把機子交給富士康,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和蘋果可能相差很大。我專門去蘋果上海公司了解相關的品管工作,它們在各家工廠常駐幾百人,深度參與品管工作。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不是生產出來的,手機質量好壞與否70%在設計環節就已經確定定了(設計時就已經確定了零件供應商、硬件架構、生產工藝、測試方案等)。那些認為富士康代工就質量好的觀點簡直就是扯淡,忽悠外行。
嗯!小米始終認為,控制傳播媒體和口碑似乎比品控對銷量更直接、更快見效!這就叫互聯網思維?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