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實體店面對電商所帶來的強力沖擊,各自尋找解決良方之時,永輝超市(下文簡稱“永輝”)于2015年1月9日發布的2014年度業績快報震驚業界:公司營業總收入3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8%;營業利潤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19%。作為中國大陸首批將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之一,永輝的起家和發展,總被業內津津樂道。15年來,永輝已發展成在中國17個省市擁有近500家連鎖超市的大型集團企業。有人認為永輝的成功是機遇,也有人認為是精準的戰略定位……那么,當消費習慣與消費主體逐漸轉移、電商如日中天的時候,作為實體超市,永輝還可以實現這樣的業績增長,其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它的發展方向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轉變?作為商超應如何對生鮮品質進行把控?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永輝超市總裁李建波。
供應鏈是管理核心
隨著消費者主體和消費習慣逐漸發生轉移,消費者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然而,此時行業的人力和租金等剛性成本卻在逐步上升,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顯然已經無法應對。想要找到合適的商品,降低采購成本,提升前臺的運營效率,供應鏈管理的轉型勢在必行。而永輝供應鏈管理最核心的內容是基于“考慮顧客的需求”,即顧客洞察而展開的。為此,永輝采取了三項措施。
優化采購渠道
為了應對不斷上升的剛性成本,永輝從采購環節就開始不斷思考:怎樣從操作層面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提供更多消費者更感興趣的商品?怎樣在采購和物流環節中壓縮和縮短沒有價值的中間環節,使成本最低?“這些都是供應鏈管理中核心的要素。”李建波表示,為保證核心產品生鮮的品質與服務更好連接,他們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全中國生鮮農產品統采和區域直采體系,通過產業基地培育與合作、向上游延伸與品牌商合作、聯合采購、AA制分銷等手段,保證產品優質的同時使采購成本最低。
加強門店設計
李建波介紹說:“商超的門店設計可以體現出商家想要傳遞給消費者怎樣的消費理念。如果要通過門店設計讓消費者了解到這是他需要的的商品,搭建良好的購物環境和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商品門店的陳列與設計,就是與顧客最直接的互動。將“食品安全”視為生存之本與發展之道的永輝超市,希望通過商超的門店設計傳遞給消費者健康、綠色與優質的理念,引領生鮮綠色消費,使大眾化農產品凸顯價格低、鮮度高的特色。同時在無公害果蔬、進口水果、精品肉等一系列高端生鮮專區專柜,輔以生動、形象的陳列裝飾與特效燈光,襯托出生鮮農產品的健康、綠色與優質。因此,門店設計也成為了永輝供應鏈上重要的一環。
強化后臺服務
此外,永輝還通過食品加工中心進行標準化農產品及初加工食品的生產,打造明晰有力的垂直型供應鏈體系。這種去中間化、扁平化、透明化的體系將整個環節中多余的環節進行消除,不僅保證了較低的采購成本,同時利于永輝對生鮮、食品的品質進行更有力的管控。不僅如此,永輝正在建設打造的中央處理中心,建成后可以對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的加工,提供給顧客更安全、放心、更具標準化的商品,進一步降低門店的損耗。種種舉措,讓永輝門店的運營效率變得更高,使整個冷鏈倉儲物流體系都能夠圍繞永輝食品加工中心來運行,對后者提供足夠的支持和保障。
永輝供應鏈三駕馬車
專業化的團隊為各環節保駕護航
對連鎖超市來說,對商品與供應商的選擇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要。怎樣保證所選擇的商品是消費者需要的?如果消費者需要,怎樣保證商品的價格和品質對于消費者有足夠的吸引力?
為了提高供應鏈在后臺的服務能力,永輝建設了一個專業的團隊。“這很重要!在保證品質和價格的同時,還要給顧客提供一個好的購物體驗和服務。這都要靠一個專業化、細分化的團隊通過實際的市場調研與市場分析來保障。”所以永輝在每個區域并不會簡單地去復制門店的設計,而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我們會有專門的團隊進行市場調研,并運用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及時改善我們的業務和進貨能力。作為一家以生鮮類產品為發展重心的商超,要保證生鮮品的質量,要降低損耗,就需要有強大的市場調研小組和專業的經營團隊來針對每個細節、每個區域,通過多年來的經驗和數據審時度勢,根據季節、天氣、周期來做好的商品的下單工作。尤其是對24小時之內需要賣完的生鮮商品,怎樣才能在不影響銷售的同時減少損耗?這需要根據各種因素來進行準確分析做出判斷。因此永輝會根據不同部門、不同的層次進行不同的培訓。”
據了解,永輝通過這一系列的團隊精細化管理,以及團隊在門店內及時的臺面維護與商品更新,使產品在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保障,平均日損率在行業內最低。不僅如此,李建波還表示,通過團隊提供的數據選擇適合的周轉方案、周轉設備,使貨品可以快速地運輸、物流中心的分撥效率得以提升,也都是生鮮損耗降低非常核心的要素。
“產、供、銷”一體化對接加油添力
為了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永輝超市在全中國建立了近百個物流配送中心,通過直送、配送、直通這三種物流形式對資源充分利用,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在生鮮的供應上,永輝超市采取“超市+農戶”、“超市+專業合作社+農戶”、“超市+農業生產型企業”、“自建及投資”等方式,并持續開展農超對接,建立了一批自營與合作的農業生產基地,與農戶建立了長期、穩定、和諧的產銷聯結機制,形成農產品從農田到超市“產、供、銷”一體化的有機結合,大大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標準化建設保證前進方向
談及中國商超與國際上的差距,李建波認為差距多體現在精細化管理、作業標準及作業效率等方面。“發達國家的商品標準化程度比中國要高很多,尤其在生鮮商品方面。因為商品的標準化對物流中心的挑戰是非常大的,發達國家供應商的能力非常強,其物流供應商運送的貨品都是完成了分揀、包裝、分級的標準化商品。而在中國賣場,產品從‘田間地頭’運過來之后才進行展貨、統貨,所以無論是種植、生產還是流通環節的可追溯性都很薄弱。”
同時,為了更好服務于門店,永輝在中國各大分區自建了70%的物流中心,每一個大區和每一個省份都會有相應的物流中心,同時還將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零售經營,建立ERP信息化管理平臺,在零售終端、物流中心等領域廣泛使用RFID、GPS等領先技術,打造科技型零售企業,借助科學技術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經營管理績效。可以說,成長中的永輝正在不斷向國際標準靠攏,“我們在標準化建設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未來,我們還將做的更好。”李建波自信地說。
“O2O”為了創造更好的消費體驗
據了解,2014年開始試運行的“永輝微店”作為永輝試水電商的一個平臺,運作重點在于探索該模式下哪些商品適合線上銷售,哪些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購買,門店的履約能力需要怎樣執行,有了“量”之后門店該如何改造,以及技術平臺上哪些提升可以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加順暢等問題。“O2O模式在2014年是一個試水,在2015年就是一項新的業務。無論是模式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都已經比較清晰,我們會在整個團隊以及業務模式上做調整,也會向其他區域進行推廣,到今年年底,整個O2O的模式會更清晰。”李建波說。
說到電商對于實體店的影響,他認為“電商做得風生水起,并不能反映電商做得有多好,而是映襯出了實體店可以改善的空間還有很大,所以給線上太多的機會。永輝微店可以根據顧客的家庭口味進行組合,讓顧客輕松享受美味。而消費者只需通過線上選購、支付貨款和門店提貨三個步驟就可以快速完成一次購物。所以O2O模式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其實只是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與便利。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更便利快捷的產品服務于消費者,讓消費者花更少的時間在采購上。當消費者有了閑暇的時間,也可以來店自選,享受線下購物的樂趣,這是一種線上線下的互動。純線上的公司若是缺少線下的配合,未來的發展必定會受到限制,所以,當電商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許多線上的公司都開始希望可以獲取線下的資源。”
采訪的最后,李建波談到了永輝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表示,無論是實體店的擴張還是新業態及供應鏈的發展,永輝都會繼續從顧客需求出發,按照O2O的大方向來布局,針對開店的策略及商品結構做一些調整,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和選擇空間。而如何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增加客戶黏性,將是永輝在未來發展中長期探討的課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