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以來,凍品行業猶如一塊未被互聯網開發的處女地,雖然人才進進出出,大小生產品牌此起彼落,但仍保留著非常傳統粗放的營銷模式。從廠家到代理商,再經過一級一級的分銷商,中間通常要經過四五個流通層級才能到達終端,流通效率和效益都非常低。
落后的銷售模式,在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瓶頸的同時,也讓一些人從中看到了機遇。不久前,記者了解到一個專注于“凍品+互聯網”的項目凍品在線在冷凍食品重鎮福建正式啟動,并開始大規模的地推,其定位為“冷凍食材B2B供應鏈平臺”,借助移動互聯網,立足于數以百萬計的小終端,力圖重塑冷凍食品傳統的銷售模式。
在冷凍食品領域的很多專家看來,這個“傳統凍品+互聯網”的模式是一次行業“革命”,其對整個凍品行業的發展將具有轉折性的意義。不過業內人士更為關注的是,這么有顛覆性的互聯網創新模式,到底是誰做的,其中又有什么樣的核心商業價值。記者通過多方打聽求證,終于找到了“福建凍品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凍品在線”)的創始人林志勇。
現狀:陳舊的流通模式阻礙產業發展
說起林志勇,業內的大部分人都認識,前凍品行業營銷專家。對于這個項目,林志勇及其團隊頗為低調,對于記者的聯絡采訪倒是顯得有些吃驚。
就在幾個月前,林志勇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為即將上線的APP“凍品在線”招募銷售經理和地面推廣人員。讓林志勇沒想到的是,短短兩三天的時間,他就收到了上百條回復,很多從事凍品的人咨詢怎么加入;人事部的郵箱也收到了非常多的行業高端人才簡歷,更有很多各地的凍品傳統經銷商詢問是否可以合作。這讓林志勇很興奮,雖然他知道這種互聯網模式的創新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但收到這么多人的回復還是有些意外,不過林志勇也更清楚地意識到:“在目前整體消費低迷的背景下,大家多么渴求出現新模式,改變行業現狀。” 林志勇是快消品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其職業經理人階段先后在康師傅、百事可樂和海欣食品等企業擔任要職,從產品經理、品牌總監,再到全國市場總監,尤其是在海欣食品擔任全國市場總監期間,林志勇對冷凍食品行業有著非常深入的洞察和思考。
之后,林志勇開始創業,涉足生鮮農產品領域,投資一家農業公司,并組建團隊,對公司進行戰略重組。通過兩年時間的打造,這家農業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成為福建生態農業新三板第一股,并進入省發改委“重點上市扶持企業”名單。
創業過程中的摸爬滾打,讓林志勇的眼界和思路都大為擴展,如今回歸自己非常熟悉的冷凍食品行業,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但同時也是一個亟需互聯網改造的產業。對于這次“二次創業”,他顯得信心十足。
“在目前凍品的銷售模式中,通常都要4—5個流通渠道層級,但每個層級都沒錢賺,流通效率和效益都很低。”林志勇覺得,如今的凍品銷售模式太過陳舊,存在很多弊端。
除了銷售層級過多帶來的諸多弊端之外,廠家也是魚龍混雜,使行業陷入混亂的價格競爭中,而推廣新品、開發終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致傳統營銷方式的營銷費用居高不下。各中小餐飲終端、菜市場終端由于層級太多,拿到手的品牌廠家產品沒有性價比優勢,且還要自己去批發市場拿貨,非常辛苦。這些終端用戶急需一個能夠一站式購買到性價比高、比較方便、可以免費送貨到店的平臺出現。變革:打造供應平臺,重塑銷售模式
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弊端,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冷凍食品仍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
以餐飲渠道為例,據數據顯示,中國餐飲營業額市場規模達到3萬億元,餐飲行業食材市場容量1萬億元以上,其中目前速凍食材占比30%左右,市場容量超過3000億元。這之中速凍豬、牛、羊、雞副等肉類占比45%左右,速凍海鮮占比15%左右,速凍米面占比20%左右,速凍火鍋丸子燒烤類占比10%,速凍蔬菜占比5%,其他5%。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口,在項目籌備階段,林志勇和團隊進行了反復思考與摸索。最終他們決定,以小終端作為切入點,進入這個擁有數千億容量的大市場。
下游終端,林志勇及其團隊通過手機移動端的APP,覆蓋數以萬計的麻辣燙、小吃店、燒烤店等小終端;上游,打通品牌廠家,產品由廠家直供,甚至量身訂制,取消所有中間商。整個項目,緊緊圍繞“冷凍食材B2B供應鏈平臺”的定位展開。
不論是對終端,還是廠家,這個模式都是有利的。將所有中間環節取消,只剩一個層級,品牌廠家直供產品,縮短層級的利差返利終端。對各種小終端來說,可以直接拿到廠家直供超性價比的產品,同時手機下單便捷送貨上門,更多進貨獎勵和優惠活動,提高了客戶使用黏性;對廠家來說,可以更有效推廣新品、使廠家活動快速到達終端,節約了大量人力和營銷費用。
而凍品在線又是如何實現盈利的呢?
其盈利點主要有四點:
一為縮短渠道層級的利差;
二為品牌廠家新品推廣廣告收入;
三為供應鏈金融;
四為大數據輸出。
“多點開花”的盈利模式,使得凍品在線的核心競爭力大大增強。
前段時間,凍品在線項目已經完成了APP的多輪測試與升級,并在福州樣板市場開始了第一輪的大規模地推。
按照市場人員前期的調研,一般中等規模城市中,小餐飲終端、菜市場攤位、燒烤店、麻辣燙等終端用戶在2—3萬家的水平,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則在10萬家左右。通過幾輪的地推,APP覆蓋率可以達到30%—50%。也就是每個城市要至少覆蓋5000—10000個終端,復制到100個城市,將是百萬計的終端規模。
“我們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林志勇告訴記者,目前地推的效果超出原來的預期,他們計劃在福州樣板城市,三個月內每天達到1000單以上的交易量。
“其實按照我們的毛利水平,每天300單就可以達到盈虧平衡,所以我們這個‘傳統行業+互聯網’的垂直電商項目不需要燒錢。”對于整個項目的推進情況,林志勇表示都在掌握之中。記者接觸了他們的創始團隊,其包含凍品行業專家、阿里巴巴高管、微軟大數據中國區經理人、冷鏈物流配送專家等跨界大咖,這種豪華配置,也難怪他信心十足。
當然,除了超級團隊和充足的種子資金外,讓他更加滿懷信心的還有,凍品在線目前被很多知名天使投資機構看中。這些風投機構正在進一步跟蹤凍品在線的福州樣板市場開拓情況。在記者發稿前不久,凍品在線經過激烈競爭,在全國3000多個創業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了著名創投機構IDG旗下的創業邦BangCamp第三期孵化營。這意味著凍品在線通過這一中國頂級的孵化平臺,可以對接到一流的投資人,“錢景”一片大好。但按照林志勇的想法,安心做好當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順其自然。他告訴記者:“這事其實談不上什么革命,我們只是用移動互聯網的工具做些提升行業效率的事情。”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