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在供應鏈管理領域,集成和協同的需求體現得越來越明顯。以往的供應鏈系統以及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更多地體現在單點的需求與運營上,例如倉儲、庫存、輸送可以看為是獨立分開的工作。而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從需求計劃、補貨計劃到倉儲、運輸執行上的一體化需求,也就是倉儲、運輸執行是受到需求和補貨指導的,而同時,需求和補貨受到倉儲和運輸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JDA推崇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在JDA內部,我們稱之為“智能補貨”,也就是將智慧的供應鏈計劃與執行集成起來,形成一個相互制約、相互協同的體系,而不是獨立的割裂體系。
隨著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倉儲軟件近幾年呈現了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趨勢:第一是多業態、多渠道的集中統一管理,一個公司的倉儲業務不再按照渠道、業態進行區分,而是集中資源統一管理各個業態和渠道,以達到規模效益。第二是與運輸和供應鏈計劃的集成與協同,共享約束、共同進行供應鏈事件管理。第三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和物流作業人員越來越多,勞動力管理成為新的趨勢。
國內倉儲管理軟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尤其是電商對物流的驅動,使得國內倉儲軟件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在適合國內電商現狀的訂單管理、揀貨優化以及電商平臺集成方面,但是,與國外供應鏈管理軟件巨頭相比,國內倉儲管理軟件在供應鏈視角、勞動力管理以及全渠道運營上存在明顯不足。更多的還是從單一倉庫內部去優化流程,提高效率,而不是從整個供應鏈管理的視角,站在全渠道的角度去明確倉儲的定位,以及怎樣通過倉儲去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從倉儲軟件用戶的角度,我們認為用戶可以更好地去定義倉儲管理的范圍,供應鏈管理是一個整體,從計劃、訂單、運輸到倉儲執行以及供應商協同,很多企業還無法清晰劃分這些不同的職能,而是設置一個統一的物流部門管理所有的相關事務。因此,我們經常會在市場上看見有關倉儲物流的需求,實際上包含了訂單管理、供應商管理、倉儲運作以及運輸執行的內容。這些市場需求經常導致國內倉儲管理軟件失去專業性,變得五花八門,不利于這個行業的發展。
正是因為看到了倉儲與整個供應鏈融合的大趨勢,JDA在2012年與紅色草原(RedPrairie)公司合并,將JDA的供應鏈計劃解決方案與紅色草原的供應鏈執行解決方案進行整合。在當前的JDA倉儲管理解決方案中,我們已經完全融合了供應鏈計劃與運輸的內容,例如一個倉庫需要建多大,倉庫如何布局,商品在倉庫中如何擺放,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來自于我們對一個公司的長、中期的需求預測;而一個倉庫的勞動力如何安排,是否需要新的器械,這些其實來自于短期的補貨計劃。在這些方面,將倉儲與供應鏈計劃進行融合,是JDA在這些年對倉儲管理軟件進行的革命性創新,有效提升了倉儲在整個供應鏈中的地位。
隨著智能化、物聯網、大數據的興起,對于提升倉儲運作效率,提高庫存準確度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同時也給供應鏈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智能化可以有效代替人力,提高搬運效率,但由于智能化的設備剛性,需要我們在供應鏈上對于倉儲定位和商品存放有更長期的需求計劃,同時要求我們的補貨計劃更加具有彈性,什么樣的商品、什么樣的訂單可以或者說應該進入哪一個物流中心,這些都是智能化給供應鏈帶來的新需求??傮w來說,這些倉儲新技術的應用需要整個供應鏈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能夠更快速地實現反饋。
我們認為,未來的倉儲軟件會和整個供應鏈系統一體化,成為整個供應鏈系統中的一個模塊,而不是一個單純的存儲貨物的環節。整個供應鏈系統是一個端到端的系統,從原材料到產品制造商、到分銷批發商、到零售商,再通過門店或者互聯網將商品銷售,最后將商品配送到客戶手中。傳統的供應鏈是一個單向的線性系統,但是在全渠道的今天,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全渠道配送,只要是存儲商品的地方就存在倉儲管理和配送,可能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中心,例如制造商的車間,客戶小區旁邊的配送點,門店后倉等,這些地方事實上都存在倉儲與配送的問題,倉儲問題從傳統的供應鏈中游的一個環節逐漸演變成為配合整個供應鏈實施的一個重要功能模塊。JDA這些年來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重新定義倉儲管理,把倉儲管理從傳統的物流中心管理定義拓展到全渠道的物流存儲與配送管理,并且在每一個庫存地點,結合需求計劃、補貨計劃、生產計劃、訂單管理以及運輸管理這些供應鏈管理的其他要素。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