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同城貨運市場中共有800萬輛小面、金杯和廂式貨車,市場規模達到8000億。其中,貨運需求40%來自物流園,40%來自快消行業,10%來自批發市場,其余為個人消費。而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卻有93.5%的訂單需要空駛返回。因為看到了這個痛點,大量同城貨運平臺涌現出來,開啟了一片燒錢廝殺……
成立于2013年的藍犀牛是國內最早一批O2O同城貨運平臺,目前已服務超過50萬用戶。日前,從藍犀牛創始人王粟口中了解了真正的同城貨運市場。(同城貨運指城市內兩點之間的貨物運輸,主要由小面、箱貨等零散車輛完成。)
以下是對話整理:
記者:傳統同城貨運市場是什么樣的,同城貨運O2O可以帶來哪些改變?
王粟:同城貨運市場可以大致分為“計劃性”物流和“非計劃性”物流。按市場份額來看,計劃性物流占40%,非計劃性占60%。從特點來看,計劃性物流包括定點時間、定點項配送,比如貨物到KA門店的配送,非計劃性市場主要來自批發市場或物流園需求。
傳統的用車場景是通過Local名單電話約車,每成交一單需要打很多電話,然后再砍價、確定地點和時間,不僅麻煩,而且費用不可控,服務缺乏監督。針對這些藍犀牛做了幾件事記者:(1)拆分用戶群,幫助服務實現標準化和可監督化;(2)按里程來收費,定位為貨運版滴滴;(3)提高貨運司機門檻,包括培訓、考試、押金,以及半月結算來控制服務質量。
記者:傳統客戶幾乎都在線下,貨運版滴滴的模式如何撬動傳統客戶?
王粟:同城貨運擁有五大類客戶群體記者:全國網點性質的物流企業、干線運輸形成的第三方物流、電商和快遞用車、個人搬家和二手市場、散落在物流園的物流公司。
就北京而言,1.5萬個物流公司商戶占據了同城貨運40%的市場份額;配送至商超、門店的快消占近40%;批發市場中如食品、建材、新發地瓜果蔬菜、汽配、服裝等,占10%,其余是個人消費。
以上五種客戶的訴求相似。物流客戶的需求來自零擔運輸(零擔物流指城際貨運中貨物不足一車時的采用的拼貨運輸模式),占據了來自物流客戶需求的30%,而零擔運輸的需求也是將車里的貨物通過同城貨運車輛快速運走,因此無論物流、批發市場還是個人客戶,他們的訴求都是快速找車、標準價格、透明服務、我們也是通過實現這些來滿足客戶的。
記者:但和滴滴一樣的搶單模式,相當于眾包貨車提供,這種模式下如何保證貨物安全?
王粟:我們都知道,閃送、人人快遞這種眾包直送模式下,配送員是第一責任人,同理,當貨出現問題時,同城貨運的司機也會被扣車,但畢竟司機要靠車吃飯,所以其實在同城貨運市場中很少出現貨物的破損和丟失;其次,為了減少司機的顧慮也保障用戶的權益,平臺會與保險公司合作。
記者:但眾包平臺對非自營司機的管理相對分散,如何做到有效管理?
王粟:同城貨運車輛分散、用戶分散,我們為了保證服務嘗試過“包段”司機的形式,比如4000元一個月雇傭一輛小面,保證每天搶單服務。但當全國需要超過100個包段司機的時候,我們發現這種方式并沒有更高效,反而需要更多人管理和監督他們,于是轉而采用加盟的方式,只是每個加盟司機必須通過我們的考試。
司機以往的日常工作是“等客戶的電話”,客戶和生意都很不穩定,他們需要有一個長期提供訂單的平臺去依靠。而司機的管理則必須先明確司機肖像,確定司機什么時候需要活躍、需要獎勵,讓司機在掙錢的基礎上,感受到歸屬感。
同城貨運市場中,用戶需求已經隨著平臺和司機的增加得到滿足了,未來發展的一定是靠“司機”,有效管理司機的活躍才是市場的核心點,而這個點,要包括司機的留存、活躍以及歸屬感。
記者:很多平臺以大額補貼來保證司機的留存,以及拉取更多訂單,您怎么看?
王粟:我想把燒錢定義為“花錢花的比較多”。一個產品獲取新客戶、留住老客戶、讓客戶處于活躍,不只是需要好的服務質量,也需要一些費用來創造“吸引因素”。在有O2O之前,大家都認為燒錢很瘋狂,但事實是行業不同打發也不同。特別是互聯網行業,很多都在做把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的事。短期來看,確實需要補貼來驅動運營,當然,從長遠看,更重要的是服務體驗。
沒有競爭的時候同城貨運平臺的運營費用很低,開始燒錢只是為了“打仗”,不過隨著行業格局越來越明朗,大家已經慢慢冷靜下來了。
記者:未來行業中有可能完全取消補貼么?
王粟:一定會。首先,貨運平臺給用戶帶來的 “高效、便宜、標準服務”是很明顯的,補貼不是用戶使用貨運平臺的必要條件;其次,用戶意識在逐漸變化,他們對平臺的選擇已經不再依賴優惠券和補貼了;再次,隨著大量司機搬到線上,平臺可以通過分層管理的模式帶動司機的活躍,補貼不是唯一的促活方式。
未來市場中一定可以做到完全不燒錢,但有兩個條件記者:第一、行業出現第一梯隊,業務高度壟斷壟斷;第二,司機和用戶的供需打平,形成線上生態。
記者:但有人認為,貨運平臺的運費定價太低,要靠補貼才能保證司機的收入?
王粟:說到定價,我們需要先來看看傳統的運費是不是合理。
首先,傳統司機和用戶的議價是靠兩個人的關系、訂單多少或配送時間協商敲定的,所以沒有透明化價格;其次,傳統運費價格其實包含了“往返趟”,傳統市場中93.5%的訂單都是空駛返回,空返成本無形中也造成了價格虛高。而貨運平臺可以積累全國或城市網中的用車需求,減少司機空駛成本,讓虛高的運費回歸正常的狀態。也就是說,司機的單子會變多,但是時間和空間不會被浪費。
藍犀牛最初參考市場潛規則制定了50元的起步價,但后來發現用戶需求只在五公里到八公里之間,距離不長,因此將起步價改為28元,整個定價體系從單公里來看并沒有下降很多。
記者:所以在一定的價格體系下,平臺和司機都是如何盈利的?
王粟:藍犀牛的做法是每單都抽10%傭金,用戶付100元,司機賺90元。2016年,我們會推出更多增值服務,預計2017年實現盈利。
其實,運費只是平臺帶給司機的其中一種收入,平臺還可以推出不同客單價服務,讓司機可以單位時間內收入變高;還可以通過一些合作商,讓購車、加油、買保險更加便宜,降低司機的服務成本等。
記者:您認為在現階段,同城貨運平臺該采用怎樣的競爭策略?
王粟:現在已經有更多的用戶和司機跑到了線上,服務質量在競爭中顯得尤為重要,市場中將陸續出現不同維度的服務標準。藍犀牛也會推出自己的服務標準,近期我們已經推出了金牌司機服務,后續還會有更多。對于非計劃性同城貨運,“快和服務好”最重要,所以要盡快搭建出一個同城運力網格,從技術上去保證這兩點。
記者:除了類似的O2O貨運以外,同城貨運還可能迎來哪些對手?
王粟:2016年初我們看到,傳化物流推出了同城貨運APP“易貨嘀”,海爾日日順推出了 “日日順快線”等,這類企業背后的物流資源非常豐富。他們的優勢在于訂單量多、可以用既有資源優化線路,所以留給同城貨運沖刺的時間有限,我們預計同城貨運的市場格局在今年夏天就會形成。
記者:以現在的競爭環境,如何才能擠進第一梯隊?
王粟:2015年市場上出現了20多家同城貨運平臺,在需求足夠、平臺足夠的情況下,競爭的關鍵將轉向司機,找到核心的、忠實的、高能的司機群體至關重要,但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的競爭不再是靠某個長板,而是要靠沒有短板,企業要把握對市場的認知,專注、準確地朝著一個點去打,讓結果更加高效。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