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龐大的生鮮市場,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許多物流公司冷鏈運輸、倉儲、包裝等諸多環節并沒有完全做好準備,拖了市場的后腿導致冷鏈運輸市場出現參差不齊現狀,企業冷鏈運輸難選擇。
如何讓冷鏈配送不掉鏈子?恐怕還得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包裝上應該改進。現在商家寄送生鮮,大多采取“泡沫箱+冰袋”的模式,有的甚至使用礦泉水瓶冰凍降溫。這樣做增加了包裝的體積、重量,泡沫箱還會造成污染,但配送途中融化致使商品變質的情況依舊時有發生。研發推廣新型的保溫包裝,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報道,已經有商家使用超低溫蓄冷劑代替冰袋,這不失為一個好的嘗試。不過,要真的讓包裝趕上趟,恐怕要整個包裝行業動起來進行產品創新,產品標準也要跟上。
另一方面,運輸、儲存、轉運環節,則需要更大的投入。例如高速路會對貨運車輛體積、載重有所限制,而冷藏車因為有制冷和保溫裝置,運輸的貨物就會減少。這種限制是硬性的,恐怕很難改變,但政府部門可以考慮對運送農副產品的冷藏車予以一定的優惠、補貼,以抵消部分成本,增加運輸的積極性。再比如倉儲,減少成本的最好方式,恐怕還是規模化。這就可以考慮在中心城市周邊或機場附近設立一些專業的冷藏倉儲區,供電商們儲存商品或分撥貨物。當然,專業的、細分的運輸公司也很重要,海鮮、果蔬、肉類等商品,運輸的要求不一樣,需要不同的運輸公司和工具,來保證其保質運輸,這在目前基本還是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在冷鏈配送的各個環節中,還存在著一些人為干擾。有冷運企業的負責人反映,現在冷藏車輛大多為改裝廠定制改裝,技術更新快,可是車型公告要求時間長,這導致了先進的車輛反而無法登記上牌。消除類似的困擾,則需要政府部門積極靠攏市場、提高效率,為這個行業創造好的發展氛圍。
從市場經濟規律來看,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應。無論是政府、投資者還是現有的企業,都該認識到冷鏈配送行業的潛力所在。這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應該更積極地投入,讓它快速發展、完善起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