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戰略投送力量是軍隊機動力的命脈,是我軍實施遠程直達突擊的重要前提條件。在編制體制調整精簡大背景下,提高遠程投送能力是部隊從“區域作戰”向“全域作戰”跨越的重要支撐,是實現“減員增效”的重要保障。
重型裝備公路投送力量是我軍重點建設的遠程戰略投送力量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57萬公里,絕大多數鄉和建制村通公路,這為公路投送能力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2014年年底,原南京軍區某分部擔負全軍試點任務,組建東南地區首支重裝運輸分隊,著力打造戰場“重裝快遞”。近日,記者走進該分部,對重裝運輸分隊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
為鐵甲雄師裝上“風火輪”
--某分部推進全軍重裝投送運輸分隊建設試點的調查
■本報記者 代 烽 通訊員 瞿偉鋒 吳寶勝
實地探訪
新型力量改變重裝投送模式
●千里投送朝發夕至
●戰場搶修迅捷快速
盛夏時節,一場對抗演練在黃海之濱打響。
演練結束,紅方重裝部隊駕駛員王勝連有幾個沒想到:沒想到部隊一夜之間直抵數百公里外的戰場,出其不意發起沖鋒;沒想到戰損坦克迅速撤出戰場后送維修,很快就恢復了戰斗力;沒想到演練結束回撤時,百余臺重裝備僅用10多個小時便全部裝載上專列,而以往至少需要數天。
王勝連的“沒想到”,是某分部重裝運輸分隊給演兵場帶來的新變化。目前,這支分隊已正式通過上級考核驗收,具備了重裝遠程投送、短途倒運、戰場救護等保障能力。
重裝備依靠自身動力機動,跑不快、跑不遠。過去我軍重裝備主要依靠鐵路裝載輸送。受鐵路軌道的限制,超長、超寬的重裝備不能直接運輸抵達目的地,需要反復倒運,不僅時間長、效率低,還容易暴露作戰意圖,戰時一旦鐵路被破壞重裝備輸送將無法實施,這成為制約部隊整建制快速投送的“瓶頸”。
2014年10月,該分部受命成立重裝運輸分隊,擔負起全軍重裝投送試點建設任務,填補了東南地區整建制重裝備公路運輸力量的空白。
分部領導介紹,重裝運輸分隊配有特裝運輸車,可在規定時間內,將一個重型坦克營投送到千里之外的作戰前線,提升了快速機動保障能力。
記者了解到,特裝運輸車裝備的北斗系統可在野外精準導航定位,集群通訊系統可與我軍現役的裝甲、工程、防化等多種裝備兼容通訊。部分車輛還裝有絞盤系統,可對重裝備快速實施吊裝作業,解決了戰損裝備后送搶修難題。
演練現場記者看到,用時不到5分鐘,重裝運輸車就裝載上裝甲戰車并捆綁加固完畢。駕駛員胡安軍介紹說:“卸車時只要把捆綁器材去掉,裝甲戰車倒車開下重裝運輸車即可,既方便又快捷!”
攻堅克難
鉆戰研戰快速形成保障能力
●邊訓邊改促進提高
●對接戰場強筋壯骨
重裝運輸分隊成立之初,面對超長超重的特裝運輸車,官兵沒有相關訓練經驗可供借鑒。
他們采取院校培訓、廠家代訓、基地訓練等方式,先后派遣50余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培養一批訓練“酵母”;探索形成“六級”訓練法,為重裝運輸車駕駛訓練提供了遵循;破解重裝運輸車編隊行進時通信保障難題,研究出“尾車先變、依次向前”的方法,有效解決了編隊行進時的變道難題。
“右拐彎時右側倒車鏡存在視覺盲區,建議加裝廣角倒車鏡”“底盤油漆太厚容易造成斷電,建議將接觸點油漆鏟除”……訓練過程中,官兵先后發現并解決問題70余個,縮短了新裝備形成戰斗力周期。他們還主動與野戰部隊聯系,開展模擬裝載、倒運訓練,讓官兵在與保障對象聯訓中改進訓練內容。
滿載重型履帶裝備的特裝運輸車沿國道迅速向集結地域開進,距某隧道口500米時,隧道被“炸”,車隊迅速繞行;取道繞行的車隊剛進入某高速公路,又遭“敵”機突襲,車隊隨即疏散隱蔽……
一路驚心!去年8月,該分隊接受上級連續7個晝夜考核,12個考核課目奪得全優。一位領導評價:“重裝運輸分隊作風嚴謹、善謀打仗,戰場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改革展望
強化頂層設計助推戰斗力升級
●軍民融合定點保障
●常態開展對接訓練
談起目前訓練保障遇到的難題,分隊隊長杜鵬飛介紹說,重裝運輸車零部件多,全車光潤滑點就有160多個,維修保養難度大。加上分部是首家建設試點單位,培養專業修理骨干難,遇到復雜的故障需要借助廠家力量保障。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地方民用大型拖平車應用越來越廣泛,一些修理廠已經具備重裝修理能力。官兵期待出臺相關規定,在作好保密前提下,與地方具備相關資質的修理廠建立軍民融合定點保障協議,依托地方力量實施維修保養和骨干培訓。
一些官兵還談到,訓練中“真刀真槍”裝載運輸重型裝備的機會還不夠多,更多的是模擬訓練。他們期待上級部門牽頭,制訂常態化對接訓練機制,在與重裝部隊的深度磨合中提升實戰化保障能力。
重裝運輸車自重大、車身長,裝載完畢后更是超重、超長、超高,一些特殊路段、限重路段、高架橋、收費站通行困難。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一旦遇有緊急任務或戰時進入陌生地域實施保障任務,容易造成保障延誤。
對此,不少官兵建議要在平時注重測繪,積累保障區域地形圖譜,將道路情況、沿途標識、關鍵路段、注意事項等編印成冊,并實現信息共享,避免投送時出現“有路不能走、有橋不能過”的尷尬情況。
編余小議
一個“投”字重千鈞
■高志文
兵之情主速。戰略投送的實質,是實現軍事力量的有效位移以形成有利的軍事戰略態勢。“戰略”二字當頭,足見其舉足輕重:戰爭的優勢和勝勢要通過戰略投送來營造,作戰的速度和節奏要通過戰略投送來掌控。
這次軍交運輸調整改革,軍委明確把“投送”二字寫進機構名稱,從過去的“軍交運輸”部門改為“運輸投送”部門,機關工作人員由助理員改為參謀。從過去平穩中性的“運”到動感十足的“投”,更加凸顯現代戰爭速度制勝的理念,更加強化投送的核心軍事功能,進一步確立了其直接保障作戰的功能定位。
英國軍事謀略家利德爾·哈特說,整個戰爭藝術的秘密,就是成為交通線的主人。在改革大背景下審視,無論是陸軍的“機動作戰、立體攻防”“全域作戰”還是海軍的“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無論是空軍的“空天一體、攻防兼備”還是火箭軍的“全域懾戰”……軍種作戰空間和范圍都大大拓展,迫切需要強大的投送能力來匹配使命任務的跨越。現代戰爭打保障,首先要“打投送”。各級指揮員要以更寬廣的視野來關注軍事力量的投送,只有“投得重、投得快、投得遠、投得準”,才能讓部隊“其疾如風”“動如雷霆”,更好地贏得戰爭先機和制勝優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