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稱,公司各地線下門店將在數(shù)月之內全部關閉,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都會逐步關閉門店,公司將會重新調整生鮮市場的O2O戰(zhàn)略。
天天果園在聲明中稱,關店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升級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當我們發(fā)現(xiàn),線下模式給不了用戶更好體驗時,就果斷關店了。”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稱,將會針對移動客戶端改進線上交易流程,同時公司也將關注于供應鏈端、物流端,以及產品端等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的其他舉措。
>>>>
C輪融資后,實施門店O2O戰(zhàn)略
天天果園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動互聯(lián)網水果電商之一。2015年5月,天天果園完成由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隨后,公司創(chuàng)始人王偉宣布了三大O2O戰(zhàn)略,其中最重要的戰(zhàn)略就是擴大“天天到家”O(jiān)2O業(yè)務。“天天到家”提出2小時“閃電送”,以果汁、水果為主產品,移動端用戶線上下單,實體門店負責線下配送。當時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五大城市有約50家門店,并且曾計劃在2015年底實現(xiàn)100 家O2O店。
取得新一輪融資后,與大多數(shù)O2O公司一樣,天天果園也開始以燒錢補貼用戶的方式拓展市場。由于高昂的成本投入,天天果園很難實現(xiàn)盈利。此前,天天果園的O2O戰(zhàn)略是“門店+前置倉”模式。但是門店的貨品流轉速度過快,導致無法保證貨物品質,從而直接影響到了用戶體驗。
>>>>
D輪融資后,重點打造冷鏈物流
實際上,生鮮電商毛利高卻始終未能盈利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商品損耗率高,第二是冷鏈物流配送成本太高。為了降低損耗,生鮮電商大多選擇自建冷庫,天天果園已經在上海、北京和廣州、成都地區(qū)擁有4個冷庫。但天天果園希望能拓展品類,不僅是水果還要做海鮮和蔬菜,所以對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冷凍要求很高,國內的冷鏈宅配能力是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
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生鮮電商轉向線下,自建冷鏈物流。目前,天天果園剛剛獲得超1億美元的D輪融資,而其中多數(shù)會用在改善物流系統(tǒng)上。天天果園的業(yè)務模式是前端通過國外水果產區(qū)進口直采和壓縮供應鏈,后端依靠冷鏈物流全程損耗控制在5%,而行業(yè)平均為15%。
對于虧損,天天果園副總裁陳嘉杰認為,企業(yè)得到迅速增長比短期盈利更重要,而公司的虧損是投資性的虧損,冷庫的設備,自建物流體系,人才的引進都需要大量投入,天天果園希望通過投資性策略占據(jù)足夠大的份額。
>>>>
生鮮電商市場依然極具潛力
電商正在向兩個方向發(fā)展,一是賣原來無法電商化的品類,比如車、房等;另一端是越來越介入日常的品類,過去電商無法配送的日常產品。現(xiàn)在隨著客單價提升,日常用品成為電商布局重點之一。
根據(jù)專業(yè)咨詢機構尼爾森2015年的調研分析,中國的生鮮市場有2.5萬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而生鮮電商經過10年的發(fā)展,到2015年也僅僅達到450億,只占整個市場的2%不到。對比市場規(guī)模同樣在2萬億級的服裝市場,電商的滲透率早就達到30%。
對此,天天果園創(chuàng)始人王偉表示,基于生鮮商品的易損耗和非標準化,生鮮電商是一個潛力無限的行業(yè),卻不是一個能夠賺快錢的行業(yè)。抓住機遇改善用戶體驗,也許才是生鮮O2O的生存出口,無需迎合風口違背用戶體驗的事情,因為風口會轉瞬而逝,而專注用戶體驗才能提升生鮮類電商的競爭力。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zhàn)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yè)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