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這個夏天,是生鮮電商的寒冬
不僅僅是在中國,大量的生鮮電商大神們倒閉!
在遙遠的美國,一家干了7年,年銷售2億美金,約13億人民幣,而且只在2個城市送貨的生鮮電商
在2016年 ,7月13日,宣布最后一次送貨!
這個案例,胡球也曾寫過
《網上賣菜,2屌絲戰勝淘寶和聯想,只用1招!》
主要模式總結如下:
1、供應端:本地的農場和食品制造商
2、銷售端:社區合伙人(10%傭金),并幫助合伙人進行社區推廣,食物社區模式!
多么熟悉的套路呀,現在,中國的生鮮電商,很多不都在走社區合伙人這條路
嗎?
然而,看一看,生鮮電商,食物社區模式的祖師爺,7年折騰之后,有什么感悟吧
創始人Ronen和天使投資人Ali Partovi(他是Farmigo的早期投資人),坦率地談到為什么Farmigo會關閉其網上農貿市場,經驗教訓是什么
是從“農場到消費者”的交付模式固有缺陷,還是有我們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模式?
Partovi認為是后者。
他說“硅谷有時還會為自己的傲慢感到內疚,以為我們可以在一夜之間打破一個行業,會做的更好,有時候我們失敗了,但我們繼續努力,最終我們做成功了。”
換到中國,可以這樣說:
互聯網精英們有時會為自己的傲慢感到內疚,以為他們可以在一夜之間打破一個行業!
他還說:“我相信食品行業可以更有效地做成功,包括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交付。我只是覺得會有大低谷出現,但卻覺得它不會在長期內發生。”
同樣,Ronen相信有人會顛覆這個行業。
據Ronen說,事實上,Farmigo是接近盈虧平衡的狀態,是在毛利的基礎上實現盈利。
關閉服務的決定不是因為缺乏市場或者是靈活性,而是因為他和聯合創始人Yossi Pik認為,作為軟件創始人,他們沒有能夠最好地解決日益復雜的物流問題,來滿足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要求。
嗯,總結出生鮮電商的第一個鐵律:
不可能一夜之間顛覆這個行業!
鐵律之二:
易腐食品(主要是生鮮)難以規模化,不管你有多少資本
大多數風險資本家都正在尋找成長快的公司,所以當你有了資本就會傾向成長速度和規模。可能軟件易于規模化,但是許多創業者和投資者沒有意識易腐食品和實體基礎設施規模化的難度性。
我靠!這說的不就是中國的生鮮電商投資者和從業者的現實心態嗎?!
為何難以規模化?
主要原因有以下:
·存放需要成本,時間越長成本越高
例如,新鮮采摘的草莓放在保鮮袋中會很快變質。如果沒有適當的通風和保護,會有過早變質和壞掉的風險。所以大規模存放和分銷時時風險更高。
·分銷的效率:分銷規模越大,效率越低
當談到到任何食品生產商或經銷商,效率,靈活性和速度是良好運行的倉庫的特點。對于易腐食品來說庫存往往不穩定,效率和食品新鮮度更重要,而分銷的規模越大,分銷的時間就越長,效率就會越低。
·分銷的路徑:分銷規模越大,合理的路徑越難設計
要想把易腐食品有效地從生產者送到消費者手中,需要設計合理的送貨路線。如果大規模地送貨可能會導致送貨路線重合,送貨時間不準,送貨成本增加等問題。
·規模化意味著燒更多錢
建立一個網絡平臺和分銷網絡需要花費大量的投資,供應鏈也很復雜,包括各種溫度區,大量低價產品,和易腐產品。
鐵律三:
生鮮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變化很快
像亞馬遜,Instacart和Fresh Direct這樣的公司開始提供1-2小時按需交付服務,人們越來越多地希望這種模式作為標準。
這種轉變對Farmigo來說是一件很困難事情,一年之前就能預料得到,
Ronen說。
“而這正是Farmigo的重大挑戰:競爭對手的即時送貨模式與farmigo隔天送達模式有根本上的區別。”
胡球是個傻逼外行呀,所以天天學習研究
胡球只想問:
那么所謂的內行,所謂的大牛,使勁折騰,使勁燒錢,不都是在重復前人的錯誤?
關鍵是,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還洋洋得意,到處吹牛!
嗯,我看馬云投資的易果,現在也在使勁的各種瞎折騰哈!都是在重復前人的錯誤!!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要是,能在燒之前,看看胡球的文章,和胡球聊聊,不是能少燒很多錢?不是能少走很多彎路?!
這就是,研究的價值!
閱盡滄桑,洗卻鉛華
笑看風云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