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功能單一、成本高昂的物流水平,使得為冷凍食品提供物流服務的供應商,多數還停留在“地窖”式運作的水平,在對溫度有特別要求的食品中,只有15%得到了妥善的保存,這個比例與歐美同類產品中達85%的比例形成強烈對比。
我國肉制品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卻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由于肉制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因此,肉制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肉制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目前我國肉制品的冷鏈物流存在著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完整獨立的肉制品冷鏈體系尚未成形。
目前大約90%肉類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冷鏈物流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肉制品產業的發展。
(二)肉制品冷鏈的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國肉制品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外,國內銷售部分的物流配送業務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肉制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同時肉制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亦很高。
(三)肉制品冷鏈的硬件設施建設不足。
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肉制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由此產生兩個直接后果,第一個是肉制品的大量損耗,由于運輸過程中損耗高。第二個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
(四)肉制品冷鏈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
既缺乏肉制品冷鏈的綜合性專業人才,也缺乏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因此在一些局部發展中存在嚴重失衡和無法配套的現象,整體發展規劃的欠缺影響了肉制品冷鏈的資源整合以及行業的推動。?
(五)與肉制品冷鏈相關的國家標準目前仍是空白。
美國于2002成立了冷鏈協會,該協會由航空公司、卡車運輸商、地面搬運商和設備生產商組成,主要研究包括肉制品在內的易腐貨物的有關問題,為運輸溫控貨物制定標準化的指導原則。美國冷鏈協會發布了《冷鏈質量指標》,并聲稱這一標準可以用來測試運輸、處理和儲存易腐貨物的企業的可靠性、質量和熟練度,并將為整個易腐貨物供應鏈的認證奠定基礎。
對于國內的肉制品冷鏈物流現狀,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公司能夠建立起一整套的冷鏈基礎設施,這需要聯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方面的支持及行業組織的協調。應成立一個由客戶、運營商和投資者組成的聯盟,共謀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不僅要滿足國內的需求,還應符合國際標準。
目前,國內的肉制品零售商雖然希望提高冷鏈的可靠性,但他們普遍認同應由供應商負責將產品運送到零售點,而供應商由于成本和實力原因又不愿在肉制品安全上投入更多。同時,由于多數的零售點密度不足,分布在全國各地且還在不斷擴張,產生大量的配送成本,而供應商又處于單干狀態,使肉制品冷鏈物流難以實現規模效應。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